曾经繁荣过的网络大电影就为短剧输送了不少导演人才。
雄才大略,上帝之鞭,这都是对成吉思汗及其军队的赞誉,也或者说是恐惧。
问题来了,发迹于蒙古高原苦寒之地的蒙古铁骑,为什么能横扫欧亚大陆?难道成吉思汗及其继承者真的具有超群的智慧和领导力吗?抑或是蒙古军队真的是训练有素,具有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军事能力吗?
上述的原因也许都有。今天换个角度看,可能会有不同的解读。
我们来看看《孙子兵法》的一段原文:
力屈,财殚,中原内虚于家。百姓之费,十去其七;公家之费,破车罢马,甲胄矢弩,戟楯蔽橹,丘牛大车,十去其六。
故智将务食于敌,食敌一钟,当吾二十钟;箕秆一石,当吾二十石。
讲的是什么意思呢?讲的是战争成本。
战争要取胜,成本是关键,这也是为什么我近两年在很多场合品牌战略时都会强调,所有创意和设计的目的都是为了降低营销成本并积累品牌资产。
成本解决不好,战争就打不赢,商战也打不赢。
战争一打久了,老百姓受不了。战争的钱粮哪从里来,都是来自老百姓,战争久拖不决,“百姓之费”,老百姓的家产“十去其七”。
另一方面,政府要支撑整个后勤保障,相应的作战器具,也就是今天所说的国防装备,损耗巨大,“十去其六”。
这样一来,必定是民怨载道,国库空虚,朝野下下将不堪其累。
把战争账算得更清楚一点,去抢夺敌人的粮食,一钟相当于自己的二十钟;抢夺敌人的草料,一石相当于自己的二十石。
为什么这么说呢?因为古代的战争物资运输,主要靠牛车运送,牛车走得慢,庞大的运粮队伍需要消耗,牛也要吃草料,而且还要留够返程的粮草,这样一来,运送到目的的粮草,也就二十剩一了,也就是说绝大部分军粮和草料是被运粮部队消耗掉了。
你说古代打仗是不是打的是粮草,打的是国家储备,打的是财政实力。
换个角度说,如果在战斗中,如果能够抢夺到敌人的粮草,那就会大大减轻后勤压力。
诸葛亮为什么北伐一直不成功,就是因为魏国算好了蜀军的粮草可以支撑的时间,坚壁清野,坚守不出,等蜀军粮草消耗殆尽,自己会乖乖撤军。
这也是《三国演义》里,诸葛亮让人在阵前亮出女人的衣服,想以此激怒司马懿,但司马懿看穿了诸葛亮的计谋而坚守不出的原因。
本质就是消耗蜀军。
想清楚了这个问题,也就理解了成吉思汗为什么这么牛。因为蒙古军队本来就是游牧民族,他们的生活就和战争差不多,反正都是每天赶着牛羊到处走,每天吃的都是牛肉羊肉,喝的是牛奶羊奶,这些牛羊在行军的途中,本就会生长,也会生产小牛小羊,所以他们的食物是随身带着的,不需要依靠后方的后勤部门的支持。
路上有自带的牛羊作为食物,正式开打之后,蒙古军队快速冲刺,速战速决,打到哪里吃到哪里,战线拖得再远,也不用担心。
孙子说:“善用兵者,役不再籍,粮不三载。”
意思是,真正善于用兵者,战前准备很充分,庙算很精准,仗打一次就够了,不需要再征兵补充兵源;粮不三载,就是两载的意思,送粮的部队去的时候送一批,走的时候留一批,中间吃什么?就吃敌人的,“因粮于敌”。
赵崇甫/品牌战略专家,中国最懂定位理论和超级符号的实战家之一,用定位思想和超级符号方法,赋能品牌健康成长。
曾任知名上市公司高管买股票杠杆,多家行业头部企业品牌顾问,正式出版《品牌营销非常道》《微论品牌》《品牌的战争》《身边风景》等著作。
粮草赵崇甫成吉思汗蒙古战争发布于:浙江省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